曾几何时,互联网上的一切都集中在一个地方:我童年家中一张沃尔玛平板包装的桌子上。好吧,严格来说,这并不准确,但当时我感觉非常真实。当我坐在那张可调节高度的人体工学办公椅上时,整个互联网似乎都搁置在这张刨花板桌子上,而这张桌子却因笨重的台式电脑的重量而凹陷下去。
我第一次瞥见万维网,是通过一个灰白色的显示器,大小是我幼年脑袋的四倍。互联网发出的第一声,当然是刺耳的尖叫——也就是拨号上网的交响乐般的尖啸。小时候,住在阿巴拉契亚山区的我,把笨重扬声器的音量调到最大,听到了大约19秒的“ skooo skeee skooo skeee dooo skahhh skaaaaaaahhhh skahhhhhh”的尖啸声。 这让我妈妈感到一阵畏缩,而这让我更加喜欢它。这是我们早期网络冲浪者的号角声,宣布我们都登录成功了。当这声音结束时,我看到了这个新世界。Internet Explorer 会加载网页的抖动节奏:一片似乎无穷无尽的 GIF 循环播放的海洋,感觉既俏皮又滑稽,又新鲜。
对于像我一样在万维网早期成长起来的人来说,拨号上网 合规营销数据的门户 的呼声听起来就像是未来。而这个未来看起来就像是互联网新兴的图像文件类型:新的图形交换格式 (GIF) 将多个帧合并成一个文件,循环显示基本动画。它很快就定义了 的审美。

当时台式电脑的带宽和性能有限,这使得 GIF 超越了技术壁垒,成为当时的标志。很快,所有能想到的东西都变成了 GIF:跳舞的婴儿、跳舞的骷髅,当然还有大量的猫咪 GIF。从《辛普森一家》动画片到电子宠物,比如电子宠物钥匙扣和吹泡泡糖的菲比娃娃(就像我在我的写作网站上展示的那些,里面精选了我多年来保存的几十个个人收藏),各种 GIF 应有尽有。
20 世纪 90 年代至 21 世纪初,随着互联网文化的蓬勃发展,文化也越来越像 GIF。GIF 成为第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计算机艺术,成为第一波互联网迷因的代名词,也是当时互联网用户表达我们今天所说的“个人品牌”的方式。如果你浏览 GeoCities(第一个允许个人托管网站的主要平台,存档于互联网档案馆的 Wayback Machine中)的几个个人页面,你会看到早期互联网用户如何选择一系列类似剪贴画的装饰性 GIF 来表达他们在这些新兴虚拟空间中的身份和兴趣。GIF 也具有功能性目的——例如,它们被用作分隔符来定义页面的不同部分。它们也是邀请某人采取某些期望操作的动画方式,例如向你发送电子邮件或在你的留言簿上签名。在论坛上,GIF 甚至成为了头像和我们“网民”角色的视觉表现,因为当时并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在网上使用真实姓名或照片。